[1] 汤因比,池田大作.展望二十一世纪[M].北京:国际文化出版公司,1985:51.
[2] 余谋昌.生态文化:21世纪人类新文化[J].新视野,2003(4):64.
[3] 卢风.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[J].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8(1):93-94.
[4] [英]米·凯尔顿.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[M].北京:民族出版社,2007:51.
[5] 余达忠.生态文化的形成、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[J].三明学院学报2010(1):21.
[6] 成亚威.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——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“生态文明建设”[N].中国环境报,1987-6-23.
[7] 邱耕田.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: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[J].福建论坛,1997(3):24.
[8] 俞可平.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[J].马克思主义与现实,2005(4):4.
[9] 潘岳.中国国情国力[J].中国国情国力,2006(10):1.
[10] 陈寿朋.浅析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[N].人民日报,2008-1-8.
[1]赖章盛,胡小玉.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[J].江西理工大学学报,2011,32(06):109.
[2]蒋 培,李明华.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环境法制的建设[J].江西理工大学学报,2018,39(预):40.
[3]蒋培,李明华.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环境法制的建设[J].江西理工大学学报,2014,35(04):27.[doi:10.13265/j.cnki.jxlgdxxb.2014.04.006]
[4]王小元,桂西丹.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冲突与协调[J].江西理工大学学报,2016,37(02):1.[doi:10.13265/j.cnki.jxlgdxxb.2016.02.001]
[5]赖章盛,吴丹.关于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化的若干思考[J].江西理工大学学报,2015,36(02):82.[doi:10.13265/j.cnki.jxlgdxxb.2015.02.018]